作为曾经的国企员工的,对国企发展保持谨慎悲观


(资料图片)

西方经济学不看好政府管理国企,还是有道理的。我曾经在国企工作过一段时间,有一个案例影响深刻,单位建设一栋自住房,整个建筑按照计算需要30万块砖头,但是后来建筑的负责人腐败被调查,发现这栋房子实际耗费100万砖头,实际消耗数量超过理论数量的3倍多。

为什么国企会出现这种状况?这种委托代理失败是不是国企的宿命?

国企能出现这样的状况,私企也会出现这种状况,西方经济学称作委托-代理风险,国企被委托人会损害国企的利益,私企的被委托人一样会损害企业主的利益,两者的区别是国企出现了委托代理风险时,国企的具体委托人往往不受损失,舞照跳,马照跑,甚至还能升官发财,私企出现这种委托代理风险时,私营企业主利益必受损失,因此国企很难吸取教训,委托代理失效一直会存在,私企的企业主只要不是白痴,都会及时吸取教训。

但是这却不是国企的宿命,对于国企来说,本来就是是为人民服务的,因此只要国企的管理原则,遵循人民利益最大的决策原则,这种委托代理也一样难以生存,国企出现这种委托代理失效,原因只是依然穿新鞋,走老路,搞国企依然依据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管理的原则。

因此,如果不能在遵循价值规律的基础上,坚持人民利益最大化,国企的发展,是难以乐观的。

关键词:

x 广告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欧洲仓储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  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